
就業,一頭牽著企業運營、宏觀經濟,一頭掛著千家萬戶、民生冷暖。
破解“就業難”與“招工難”,天元區握住 “精準”二字,兜住民生就業底線,托起轄區百姓“穩穩的幸福”。
“每一條就業信息,是一個具體的人和家庭”
10月中旬,天元區栗雨街道的就業服務專員楚勇帶著劉大姐,來到汽博園附近的一家米粉店。原來,米粉店招聘員工,劉大姐剛從醴陵來到天元區,人生地不熟,楚勇陪同她前來應聘。
就業服務專員楚勇為群眾提供崗位信息
就業服務專員,做的是什么?楚勇打開了手機,一一翻閱求職者的情況表,“我手里現在有求職者400多人,招人需求的個體戶30多家。”
這是她從各社區的幸福居民群、小區群,還有日常聊天中“摸”出來的信息,“每一條求職信息的背后,都是一個具體的人。”面對不同的人,楚勇的工作就是精準為求職與招聘雙方牽線搭橋,促成就業。
就業服務專員楚勇帶求職者面試
有一次,一名新入職包裝生產線的女工才工作了兩天,就要放棄。“好不容易匹配上這份工作,為什么不干了?”楚勇詢問后得知,女工在新崗位上,因為動作不夠嫻熟,遭到老員工的“吐槽”。
“原來是這么回事,任何崗位都是熟能生巧的。別管他人怎么說,給自己幾天的時間,很快就會上手的,要有信心。”在楚勇的鼓勵下,這名女工重回崗位,并順利渡過了試用期,成功就業。面對求職者,她經常鼓勵開導,提出一些面試、求職方面的建議;她也常常為了求職者能順利上崗,去與招聘單位談判溝通,請求根據具體情況,適當放寬招聘條件。
為求職者和招聘方做大量的“思想工作”,是天元區“精準就業”的一個生動體現。
“平均每天要打十幾通電話,與企業和求職者充分溝通,這樣才能確保就業匹配的成功率高。”群豐鎮就業服務專員楊娜總是笑臉迎人,轄區重點企業的用工情況、用工形式,她 “門兒清”。
就業服務專員楊娜為求職者講解當前就業環境
知道社區有這么一號人,不少居民主動聯系她,請楊娜推薦工作,47歲的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。他說:“之前每天賺三、四百塊錢,但房地產行業不景氣,經常結不了賬,所以想在家附近找份工作。”
楊娜認為,“4050”人員屬于就業困難群體,目前在建筑行業獲得一份長期且穩定的工作并不容易,她一邊留意合適的企業,一邊為袁先生做“思想工作”轉變就業觀念。最終,袁先生順利通過面試,成為株洲綠斯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普工,他說:“離家近,發工資也有保障,我很滿意這份工作。”
“精準”支撐 線上線下搭建就業服務體系
就業服務專員楊娜隨時隨處都在登記就業信息
“大家都說我們厲害,其實這背后有一整套體系和隊伍支撐信息的精準匹配,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。”楊娜說。
就業服務專員線上線下齊發力,緩解企業“用工荒”和居民“就業難”
近年來,高新區、天元區圍繞就業體系改革,成功搭建起精準就業服務體系,精準鏈接企業用工端及居民就業端,線上線下為企業和居民兩個對象服務,有效緩解企業“用工荒”和居民“就業難”難題。
點擊進入天元精準就業小程序
“擁有穩定、體面的工作,有尊嚴的生活,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。”株洲高新區黨工委書記、天元區委書記鄔凌云曾圍繞就業改革工作指出,要重視基層基礎工作,精準就業,需要依靠全區上下各部門達成共識,摸清勞動力底數和求職需求,取得群眾信任,引導居民轉變求職觀念;也需要建立全區用工信息庫,做到底子清,通過切實把穩就業、保就業責任落到實處,才能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精準就業。
責編:鄧波
初審:鄧波 二審:吳俊賢 終審:羅敏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